对于中国足球来说,眼下国家队的成绩始终无法达到球迷的预期,很大程度上还是因为本身的足球人口一直无法达到标准。整个足球系统的造血功能始终无法形成良性循环,甚至在90到99这个年龄段上,中国足球青训人口出现一个较大的“断层”。那到底是因为什么样的原因,导致中国足球面临这样的困境呢?未来的中国足球,又将通过什么样的手段,才能解决和打破眼下的尴尬呢?
中国足球人口的低谷在2000年龄段之前,恒大起到一定破冰作用
根据2014年期间权威统计资料的数据,当时中国足坛93年龄段之后的青少年球员人数仅仅只有7000人上下。这样的一个人才储备量,仅仅是我们近邻日本同期青少年足球人口的1.4%、西班牙的1%。相比于从1979年起发展校园足球和俱乐部青训体系的日本(相比中国,同期青少年球员数量达到了50万之巨),中国足球基础实施建设,以及足球人口的自我造血能力已经远远落后。
高桥阳一自1981年起在《周刊少年JUMP》上连载他的作品《足球小将》,该动漫的TV版自1983年到1986年期间播放,从而带动了一整代日本青少年对于足球的热情。在此之后差不多10年左右,日本足球开始崛起,冲出亚洲进入世界杯,似乎并非偶然。
经过多年的努力,日本足球的自我造血系统已经进入到一个高度良性发展的阶段,在日本全国境内,他们实施和推行统一的足球训练教学大纲。这个大纲甚至规定了从小学阶段的6-9岁年龄组的训练计划,这里面还包括了对于青少年生理和心理特征的针对性内容。
当我们见证了93年龄段国奥从建队之后屡战屡败,其实应该明白这之中的必然性。作为一支在亚洲三届大赛上连续三战三败,三度小组垫底出局的失败者,93年龄段的悲剧或许早在建队之初就已经埋下。作为奥运精英组,93年龄段的足球人口仅有630人,比之97年龄段的1258人都要少上一半。这似乎并不能抱怨太多,因为中国足坛在2009年的时候遭遇过严重的“洗牌”,当时反赌扫黑的高潮,使得大量的家长不愿意让孩子去选择踢球。这样的余波甚至干扰了1997年龄段,整整2个关键的奥运年龄段就因为昔日的风波而遭遇打击。
在这里,中国足球还是真的需要感谢一下广州恒大的贡献。他们在2013年和2015年两度赢得亚冠冠军,使得中国足球的吸引力得到了大大的提升。从2001年龄段开始,中国青少年足球人口激增,除了中国足协的努力外,恒大的广告效应,以及未来的“钱途”也是说服家长们将孩子送到绿茵场的重要原因。 |